涇源,這片位于六盤山懷抱中的瑰寶之地,以其西北曠野的雄渾與江南靈秀的細膩交織出獨特的自然之美。冬季來臨,涇源宛如一幅銀裝素裹的畫卷,不僅展現了其四季皆美的獨特魅力,更迎來了冰雪經濟的黃金季節。
作為寧夏的“后花園”,涇源縣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冰雪資源,積極打造了一系列以冰雪運動為核心的特色旅游活動。從雅豪國際滑雪場的激情賽事到鄉村民宿的溫馨體驗,再到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,涇源縣正以創新性的旅游服務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迎接八方來客。這里不僅是滑雪愛好者的心儀之地,也是家庭出游、文化探索的理想選擇。
隨著“冰雪文化旅游運動”系列活動的盛大啟動,涇源縣進一步深化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,為游客提供了一個遠離喧囂、親近自然的完美去處。通過推動冰雪經濟的發展,涇源縣不僅提升了地方知名度,更為區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這個冬天,讓我們一起走進涇源,感受冰天雪地中的無限可能,體驗一場別樣的冬日狂歡。
涇源縣正利用豐富的冬季旅游資源,積極響應“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”號召,開發了包括觀賞雪景、體驗霧凇美景、拍攝冬日風光以及探訪民俗文化等一系列特色項目。
銀裝素裹競風流:冰雪盛事引領冬日狂歡
12月14日至15日,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(西北賽區)滑雪分站賽(寧夏站)越野滑雪比賽在涇源縣雅豪國際滑雪場舉行。來自陜西省、甘肅省、寧夏的3支代表隊、共計26名運動員進行了為期2天的激烈角逐。
雅豪國際滑雪場四面環山,海拔1958米,占地面積160萬平方米,總滑雪面積50萬平方米,滑雪場垂直落差達240米。依山而建的滑雪場內,來自全國各地的滑雪愛好者們馳騁雪道,繪就了一幅美麗壯觀的冬日冰雪運動圖景。
“對于南方人來說,第一次滑雪覺得很刺激、很新鮮。整個滑雪場秩序很好,不擁擠,配套設施都很完備,下次我還會再來。”來自廈門的游客王嘯晨說。
“我專門從銀川趕來,這里有很多專業教練,作為一名初學者,我在這里能學到滑雪技能。”游客高榕博說。
來自各地的游客“裝備齊全”準備馳騁賽道。
據了解,今年,涇源縣利用承辦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(西北賽區)滑雪分站賽(寧夏站)越野滑雪比賽、全國青少年滑雪巡回賽、全區2024年青少年越野滑雪錦標賽等專業賽事的機會,吸引國內外滑雪愛好者前來體驗冰雪運動激情。同時,“源牛杯”涇源縣第八屆農民籃球爭霸賽暨第七屆職工籃球運動會和2025年迎新春冰雪嘉年華群眾冰雪運動會也正在火熱推進,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冰雪運動帶來的快樂。
在成功舉辦多項專業冰雪賽事、激發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之后,涇源縣進一步優化了旅游配套設施,其中雅豪國際滑雪場不僅成為競技的舞臺,還通過引入多樣化的宿營和住宿選擇,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豐富和舒適的體驗。2023年下半年,滑雪場新增了避暑露營基地、森林酒店、帆船帳篷、三角閣樓民宿以及“太空艙”等住宿設施,為游客豐富了露營、住宿和游玩的體驗。
目前,涇源縣正利用豐富的冬季旅游資源,積極響應“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”號召,開發了包括觀賞雪景、體驗霧凇美景、拍攝冬日風光以及探訪民俗文化等一系列特色項目。自2022年雅豪國際滑雪場重新開放以來,平均每年舉辦約10場國內比賽,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5萬人次,并帶動了周邊地區120多人就業。據介紹,該滑雪場今年門票銷量預計可達12萬張,預計將吸引游客約15萬人次。
在涇源縣,依山而建的滑雪場內,來自全國各地的滑雪愛好者們馳騁雪道。
美食與文化盛宴:多彩活動共繪暖冬華章
場內,各項比賽如火如荼;場外,涇源也為游客們準備了一場美食與文化的盛宴。
今年冬天,涇源縣舉辦的“涇膳涇美·源汁源味”鄉村餐飲美食推廣活動以及名特優品展覽,匯聚了縣內20余家餐飲企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品牌,為遠道而來的賓客獻上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。
15家精心挑選的餐飲企業齊聚一堂,他們以涇源黃牛肉、冷水虹鱒魚等地道食材為基礎,融合傳統烹飪技藝與現代創新手法,烹制出一系列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。這些地方特色美食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品嘗,更讓人們深刻體驗到了涇源獨特的飲食文化魅力。
與此同時,超過60種展品參與展出,涵蓋了農特產品、非遺工藝品、手工作品乃至戶外用品等多個領域。從精美的剪紙藝術到質樸的陶藝作品,再到細膩的鉤織品,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當地人民的智慧與匠心,展現了涇源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深厚的歷史底蘊。
涇源縣還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。從“冬游涇源·舞動青春”文藝演出到“在寧夏,非遺過大年”暨民宿年貨大集,再到“冰雪奇緣,印象涇源”攝影采風活動,每一項活動都讓游客在冬季感受到別樣的溫暖與熱情。
據了解,此次“冰雪文化旅游運動”系列活動自2024年12月啟動以來,將持續至2025年2月。這期間,涇源縣不僅準備了“冰臨涇源·券促暢享”“冰雪之約·嗨購涇源”等促進消費的精彩活動,還安排了“涇膳涇美·源汁源味”美食體驗、“賞冰爆奇觀、邂逅冬日浪漫冬游胭脂峽”活動,冰雪嘉年華群眾運動會等文娛活動。此外,當地還組織了“嬉雪涇源·南客北游”省外推介系列活動,并實施景區門票減免、住宿餐飲折扣等一系列優惠政策,擴展寧夏冰雪資源的影響力,提升涇源冰雪經濟的帶動力。
在這個冬天,涇源縣不僅展現了其作為冬季旅游目的地的獨特魅力,更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冰雪運動讓涇源冬季“熱”起來。
冰雕玉砌迎賓客:特色民宿共敘鄉村溫情
涇源縣正以其多元化的文旅活動吸引著四方來客。夏季,這里是音樂節、露營、煙花表演、篝火晚會、鄉村集市及綿延花海的盛宴;當冬日銀裝素裹之際,游客可以在滑雪場的宿營地以及充滿特色韻味的民宿中,親身體驗當地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和溫馨氛圍。
12月19日,在涇源縣興盛鄉新旗村,經過精心籌備的特色民宿正式對外開放,準備迎接來自各地的游客。據民宿負責人于文學介紹,今年夏天,這些民宿幾乎天天客滿。而到了冬季,他巧妙利用當地地勢,打造了一系列冰瀑景觀,豐富游客體驗的同時,也幫助民宿在寒冷的季節里保持熱度。
新旗村的興盛宿集作為今年10月招商引資引進的企業,通過與村集體合作,將閑置農房改造成獨具特色的民宿,實現了農戶、村集體和企業三贏的局面。目前,該項目已為游客提供了16間特色民宿并創造了近10個就業崗位。無論是萌寵樂園、溫棚火鍋、騎馬射擊等項目還是冰雕景觀,這些特色項目都大大豐富了游客的選擇,使新旗村的興盛宿集成為了四季皆宜的旅游住宿地。
“今年4月,我們將自家的閑置房屋租賃給村集體用于開發民宿,現在不僅每月有額外收入,5年后還能獲得1間裝修好的房子,我對這樣的安排非常滿意。”新旗村村民于建偉說。
民宿產業的發展,不僅促進了百姓在家門口致富,也改善了鄉村的人居環境,推動了鄉村振興。近年來,涇源縣憑借其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和深厚的鄉土文化底蘊,大力發展“民宿經濟”,將一幢幢民房翻新改造為精品民宿,與村里的美景、美食相得益彰,吸引著天南地北的游客。在撬動鄉村旅游產業資源延伸發展的同時,涇源縣還在不斷規范民宿經營管理和保障措施,把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加快康養旅游產業升級、助力群眾增收的重要途徑。
來自各地的游客感受涇源的熱情。
青山綠水繪新篇:四季旅游彰顯自然之美
涇源縣不僅以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著無數游客,更通過一系列創新性的旅游服務,成為避暑與越冬的理想之地。近年來,該縣通過舉辦避暑音樂節、汽摩節、六盤山攝影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,使得這片土地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不斷提升。進入冬季,涇源縣又無縫銜接“冰雪經濟”,迎來冰雪旅游季。
從夏季的清涼世界到冬季的林海雪原,涇源縣實現了從一季游到四季游的華麗轉身。涇源縣怎么做到的?
涇源縣位于涇河之源、六盤山腹地。這里海拔平均1800米,年降水量逾650毫米,森林覆蓋率達37%,位居寧夏各縣區之首。無論是夏日林海的清爽還是冬日雪原的浪漫,涇源縣都為游客提供了一片遠離喧囂、親近自然的凈土。
多年來,涇源縣大力實施生態修復工程,特別是圍繞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這一核心景區展開工作。如今,這片被譽為“高原綠島”和“天然水塔”的AAAA級旅游景區,不僅是三條重要河流的發源地,更是動植物資源的寶庫。通過科學造林和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,涇源縣不僅提升了森林覆蓋率,增強了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,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。
冬季涇源縣的平均氣溫為-4.2℃。在這里,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5.1%,即使在寒冷的冬天,也有58.6%的濕度。得益于其優越的生態環境,涇源縣不僅在自然保護方面樹立了典范,而且多年來也充分利用這一綠色財富,積極發展旅游業等第三產業,使得服務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動力。
從夏季的清涼世界到冬季的林海雪原,涇源縣實現了從一季游到四季游的華麗轉身。
自1996年以來,涇源縣旅游業從無到有,逐步形成具有區域代表性的第三產業綜合服務體系。目前,該縣有國家級特色產業示范村2個,自治區級鄉村旅游示范村3個,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,全縣鄉村旅游綜合服務覆蓋率達60%以上,有19個旅游產業重點村,直接或間接帶動3萬余人通過參與旅游綜合服務創收增收。
近年來,涇源縣搶抓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戰略機遇,將文化旅游作為全縣產業發展的龍頭牽引,全力打造春季賞花、夏季避暑、秋季觀景、冬季滑雪的全域旅游新格局。同時配套建成了西北地區最大、設施配套最全,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六盤山雅豪國際滑雪度假區。此外,該縣還先后建成五十公里旅游服務帶、涇源牛街等重點旅游項目20余個,打造香水風情堡等精品民宿9家,四星級旅游飯店2家,鄉村旅游示范村11個,培育特色農家樂167戶,年均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。進一步涵養了涇源旅游的內涵和底蘊。
通過不懈的努力,涇源縣不僅實現了生態環境的改善,更為人們創造了一個四季皆美的環境。隨著更多優質項目的推出和服務水平的提高,涇源縣還將繼續引領區域旅游發展潮流,讓更多人暢游冬日涇源的林海雪原。(寧夏日報記者 師越 文/圖)